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认识vivo WATCH 首款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的样式还在不断更

认识vivo WATCH 首款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的样式还在不断更

  • 作者:塑伯
  • 来源:www.tpe-sp.com
  • 发布时间:2022-03-22 14:53
  • 访问量:

认识vivo WATCH 首款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的样式还在不断更

  • 分类:智能穿戴动态
  • 作者:塑伯
  • 来源:www.tpe-sp.com
  • 发布时间:2022-03-22
  • 访问量:700

vivo的产品向来以高颜值著称,vivo WATCH也不例外。

 

外观上,vivo WATCH没有采用相对小众的方形表盘,而是采用了更为百搭的经典圆形表盘设计。在材质选择上,vivo WATCH采用了陶瓷材质表圈、精钢表身以及真皮表带的组合,整体观感奢华高档,在佩戴时更感舒适细腻。在彰显用户个性化的表带方面,vivo WATCH为用户带来了氟橡胶、Nappa真皮两种不同风格的表带,其中氟橡胶的表带顺滑、亲肤、耐腐蚀,比较适合运动场景下佩戴。而Nappa真皮材质不但触感柔软舒适,而且纹理色泽古典优雅,极具高端品位,能够在各种场合下与服饰形成时尚潮流的配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尺寸上,vivo WATCH共有46mm和42mm两种规格可选,46mm表盘有暗影、锋尚两款配色,42mm表盘有秘夏、摩卡两款配色,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手腕尺寸、喜欢的配色来选择对应的款式。

 

颜值之外,功能是智能手表最重要的部分。对比当前市场上同等产品,vivo WATCH在功能上表现十分优秀。除了基础功能,如NFC、防水、时间显示、运动计步、运动识别、睡眠监测、数据监测之外,vivo WATCH还搭载了用户比较关注的多项健康管理功能,如心率监测、连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压力监测、呼吸训练等功能,并可以直接在手表上查看一整天的心率、血氧趋势数据。

 

作为vivo旗下首款智能手表,vivo WATCH还与vivo移动生态进行了链接,用户通过vivo WATCH即可查看日程、航班、火车、酒店、会议等信息;vivo还将自家的Jovi语音助手内置到这款智能手表中,从而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定闹钟、查看日程等功能。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可穿戴设备的话,那就是:“一把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钥匙”。可穿戴设备这一行业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却异常迅速。然而,当谈及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表现时,“尴尬”却是最佳的形容词。究其根源并非是相对高昂的售价,而是产品功能严重同质化。很多可穿戴设备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其所谓的“智能”设计成为鸡肋,不仅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反而耗费了更多精力。那么,可穿戴设备企业路在何方?未来发展如何找准突破口?企业十字路口冷思考:路在何方?

  2015年已过半,可穿戴概念依旧持续火热。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可穿戴设备市场2015年将增长173%,总营收达到171亿美元。可穿戴的“大时代”即将来临。但是,可穿戴设备目前还只是“外冷内热”,用户接受度并不高。这个行业还被视为仿生者的乐园,品牌商的尴尬,企业发展走向“十字路口”。可穿戴市场异军突起,行业巨头纷纷高调加入战局,挑战亦随之凸显,竞争日益激烈化。但是想在可穿戴行业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需要明白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将产品设计得更加人性化,并找到用户的痛点,才是当务之急。一直被业界给予厚望的Apple Watch近日屡遭唱衰,遭遇销量尴尬,其强行将各种功能塞进去以望变成全能型选手,但是对关键痛点的解决不力却成了它的致命伤。

  前车之鉴,众厂商需谨慎,找准用户需求作为突破,培养用户黏性,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医疗健康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极其重要的应用领域,健身和健康监测需求快速攀升的驱动,预示着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健康功能极有可能成为行业突破口。各大电子巨头不约而同地盯准了其“健康监测”功能这块香饽饽。而健康监测设备需要更多样化、更复杂的形态,要顺利、精准地实现健康监测,则需要传感器技术的突破。传感器成可穿戴设备技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目前可穿戴设备都不完美,在硬件发展方面亟待突破,而传感器功能的创新可以帮助可穿戴设备实现功能应用多样化。

  可穿戴设备要创新,传感器是其源头风向标。无奈,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攻破是个大难题。在Apple Watch问世后,智能手表风潮席卷全球,各传感器厂商纷纷将目标市场锁定在智能手表领域,意图寻求突破。虽然各传感器供应商采用的技术方案呈现多元化,其中光学心率传感器成为智能手表逐渐流行的配置。

  智能穿戴业者表示,过去具有心率侦测功能的穿戴产品,一般分为光学侦测和肤电侦测两种功能。初时,多数业者采用具有肤电技术的心跳带,准确度高、省电,但穿起来极为不舒服,市场认可度低。但是现在,愈来愈多厂商意识到光学心率侦测技术的方便实用性。光学侦测技术,就是透过绿色LED照射血红蛋白得吸光度变化来测量脉搏,这样就省去了心跳带的麻烦。这类传感器非常适应于智能手表这类小巧的便携式装备。也能满足人们对穿戴设备健康监测功能的需求。光学传感器技术的突破有可能成为可穿戴设备行业的转折点。

  据悉,德国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所研发的生物传感器,可同时测量人体心率与血氧浓度,与市场上仅仅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又有所不同,除心率量测更方便外,还可以提供血氧浓度监测,利用光学原理测定出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着实可以满足穿戴式设备健身应用需求。现在看来,尽管可穿戴设备目前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可穿戴设备的春天也是值得期待了。

本月中旬,世界互联网大会如约而至,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之间的精彩交流仿佛高手过招。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种种规划固然让人欣喜,然而笑声过后,对市场的诊断才最让人深思。

  智能可穿戴设备似乎未能在受钟爱后顺利发展下去

  古代人们以日晷计时,子丑寅卯,日月星辰就是石盘上的针脚。十三世纪的中叶,意大利北部与德国南部出现了早期的机械式时钟。1510年怀表出现。再后来1918年,瑞士一位名为扎纳·沙奴的钟表匠精心设计出了一种体积比较小的时钟,并在两端安装皮带或金属带,从此人们有了手表。

  在手表这个可穿戴设备“老前辈”面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就是21世纪科技产品的先锋,但它似乎未能在受到钟爱后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公布的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全球销售数据中,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从72%下降到47%,销量同比下滑近72%。第二季度中,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较去年同期的510万块下降了32%,是有记录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与智能手表命运相似的,还有谷歌眼镜与健身手环,谷歌在2012年喊出研发智能眼镜口号时,撩拨了一大批坚信“智能眼镜改变世界”的科技粉丝。然而2015年年初,谷歌便宣布第一代产品停售,该项目从X实验室转移到子公司。谷歌眼镜离开了市场化路线,回归实验品身份。

  健身手环的历程更是奇妙,它的原型取自工厂的防静电腕带和医院的病人识别腕带,后来却与智能电子技术结合,成为健身辅助器材。在2013年到2014年的黄金发展期中,手环销量纪录不断翻新,概念股走入大众视野,手环公司在巩固全球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在不断增加销量。然而此后公司股价却从2015年6月份的每股47.6美元下跌到现在的9美元左右。

  有必要构建出一个适合用户的商业生态系统

  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些曾经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潮流科技产品在发展中走入瓶颈?

  CNBC的财经评论认为,以最典型的谷歌眼镜为例,它的开发方向始终向着安卓系统靠拢,使用目的主要在于即时信息的接受,比如查收邮件、分享照片或短视频,以语音指令操控硬件产品。也就是说它最适合投放的领域可能是医疗、汽车、体育和教育行业,而非大众期盼的能够完全取代智能手机。谷歌眼镜售价为1500美元,但实际成本仅在200至300美元。无论是商业策略还是兼顾研发成本,现实可用性不强和售价高昂使得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产品销售不尽如人意。

  对于健身手环而言,股价下跌的原因更为简单,那就是用户黏性不强。社会人群往往具有相似的生活规律,每天的睡眠情况或者步行距离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当使用过几次后,熟知自己的作息规律,又看不到显着改善,就没有动力继续使用下去。

  早在智能手表大笔售卖之前,就有科技媒体指出,智能手表概念虽好,但显然过于依赖智能手机,只提供了一种“助手式”分散性质的用户体验。此外,如果内部组件没有技术突破,那么表身设计也只能依托机械手表的模样,毫无新意。对于当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而言,想要改善市场状况,摆脱“没落”命运,首先有必要构建出一个适合用户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忠诚的用户黏性。

  新技术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是决定其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

  乔尼·埃维拥有“苹果灵魂设计师”的美誉,创始人乔布斯逝世后,埃维终于将梦想已久的智能手表化为现实。但显然他没有梦到后来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在经历过第一年的热潮之后,就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严重萎缩。

  在手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手表从作为概念出现到被普及成日常用品经历了七百多年的时间,而且是建立在“看时间”已成为欧洲人的“刚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并非刚需,这点与身处白热化红海市场的手机显然不同。又由于此类设备对不同智能系统的依赖性强,导致目标用户划分太过鲜明。当投资风向转变时,智能产业链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业内常常寄希望于重量级品牌,将其当作“强心剂”,救活持续走低的销量趋势。但此法非长久之计,比如今年苹果智能手表新品虽掀起了关注度的浪潮,销量却也在走低。

  弗雷德·威尔逊是纽约投资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表示苹果智能手表不会成为该公司的旗舰产品,因为不是每个用户都希望在手腕上戴个电脑。这句话对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样适用。

  更何况,可穿戴设备的样式还在不断更新,已有的手表或眼镜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优的产品形式,只是一种过渡产品,而现实中很多厂商也已着力开发智能服装或饰品。可以预测的是,科技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是决定其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激发需求、适应需求才有可能改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境况。

相关资讯

塑伯TPE
搜索
搜索
塑伯橡塑胶
智能穿戴硬件联盟

  Copyright © 2021 广东塑伯新材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27300号

销售热线:400-800-0302      手机:13602342196       电话:0752-6768128       传真:0752-6768088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黄西工业园径二路  邮箱:sales@tpe-sp.com   网址:www.tpe-sp.com